4bffd4f41355e2e7cc4eaa379db543b6

我一個朋友,用三個月的薪水買了一個LV手提包,低調的她並不喜歡這種滿身logo的東西,但她說,當有一天她發現圈子裡的人幾乎人手一個LV時,她突然覺得有些孤獨。

這是令人沮喪的事情。很多時候,我們發現,我們嘗試用各種方式談戀愛和結婚,參加飯局和牌局,擁有汽車和奢侈品,讓自己變得像周圍人一樣,甚至還好一點點,但我們還是會覺得孤獨。找個人上床容易,找一份了解很難;和某人吃過無數次飯,仍然只是點頭之交;手機裡存了三百個電話號碼,卻不知可以撥哪個號碼,傾訴深夜裡突如其來的傷感……

孤獨感成了生活裡最固執、最持久的一部分,而與之對峙、戰鬥、和解又幾乎將貫穿我們的一生。沒有多少人能做到像卡夫卡那樣,享受孤獨,甚至渴求孤獨,正如他所說:“與其說我生活在孤獨之中,倒不如說我在這裡已經得其所哉。實際上,孤獨是我唯一目的,是對我的極大誘惑……”

有一段時間,我懷疑這只是卡夫卡的一個耍酷的姿勢。直到我前陣子讀完美國作家理查德·耶茨的《十一種孤獨》,我開始認同他的觀點:人都是孤獨的,沒有人逃脫得了,這就是我們的悲劇所在。

卡夫卡一定是很早就認清了這一點,所以放棄了那些無謂的抵抗,他三次訂婚又三次解除婚約,在事業方面也沒什麼野心。

《十一種孤獨》寫了十一種孤獨的人生。他們都是普通人,出租車司機、小學生、老病號、退役軍人……沒有大起大落的故事,卻精準、敏銳地捕捉和呈現出了普通人的迷茫和“平靜的絕望”。局外人試圖進入他們的某個生活層面,卻遭到拒絕,孤獨像是不可救藥。這十一個短篇,工筆般地展現了十一種缺乏安全感、不完整和不圓滿的生活。無人倖免,無人逃脫,無人可救。

比較喜歡其中的一個故事,《萬事如意》。格蕾絲明天就要和拉爾夫結婚了,同事們都在熱烈地祝福她,送她賀禮,她也配合著辦公室裡狂歡的氣氛。但她卻被一陣突如其來的驚慌攫住了:她真要和這個男人結婚嗎?她似乎迷戀的是像上司那樣有趣的男人,她甚至在聖誕派對上熱吻過他,但現在,她卻要和另一個有些無趣的男人結婚了。這樣的不安和惶恐,格蕾絲簡直難以啟齒。

這情節我是如此熟悉。有個朋友說,婚禮那天,他一個人待在洗手間哭了一場。他不知悲從何來。這是一樁看上去近乎完美的婚姻,有時連他也這麼認為。但他卻在那一刻,感受到了無以名狀的孤獨。

後來看到英國一位經濟學老師推算出的一個數字:一個人找到真愛的機率是二十八萬分之一,也就是說,絕大多數人在婚禮那天,的確是該哭的。

我想我明白了朋友淚水里的含義,結婚這事並不壞,但離萬事如意就差了那麼一點。而這一點,他覺得比所有的東西都重要。

我的另一個朋友,在情場上屢敗屢戰,她還給自己掛起了結婚倒計時牌。她是個理想主義者,希望從一份婚姻裡找到安全、舒適和快樂,還有了解、默契和自由。她說,最主要的是,結婚之後,我就不會再有孤獨感。

我很殘忍地告訴了她英國人的那個悲催的數字。我對她說,孤獨是生命裡必有的黑暗,它無法穿越,也不可戰勝。我們能做的就是與它平靜地共處。

如果我們明白了這一點,我們會覺得,其實人不需要那麼多東西:名聲、金錢、奢侈品、朋友或者愛情、婚姻。至少,可以隨遇而安,因為我們用這些東西對抗孤獨,卻沒法獲勝。

耶茨是不是過於刻薄和無情了?他的這十一個故事,或許會讓人更加恐懼,又或許他只是破除了我們的種種幻象。我想起宗薩蔣揚欽哲仁的一句話:“人生就是你身邊睡著一隻老虎,你會恐懼、逃避。如果你不知道這一切是幻象就成為問題。你要騎在它上面,撫順它的毛,人生的目的是要和老虎睡​​覺。”

孤獨,就是這樣一隻老虎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r.Lo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